为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桥”文化,引导广大青年不断学习“新”技术,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7月24至29日,“北疆赤籽黔路同行 ‘桥’见信仰挺膺担当——中华文化传承”专业实践调研团通过实地走访、展馆研学、交流调研等方式赴贵州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学校校长牛建刚,交通与市政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韩献珍及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参加了活动。


搭友谊桥,行发展路
7月24日调研团一行踏上了前往贵州的行程。贵州地势复杂多山,为了克服地形困难贵州人创新出许多世界首创的设计方法,建成了众多大跨度桥梁,让天堑变通途。一想到能近距离接触那设计巧妙、地域特色明显、蕴含巨大文化内涵的桥梁,能与兄弟院校探讨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师生对此行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7月25日,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研学。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陪同下,团队一行观看了校史馆、图书馆、建筑文化馆、马克思主义学院、木作大师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并就道路与桥梁专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深切感受到贵州人的热情,贵州文化的底蕴,贵州的蓬勃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春艳老师在贵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高职高专)的课堂上,以“长征”为题,讲述了一节生动的思想政治公开课。师生们在生动的讲解中,对“理想、信念、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将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动手实践,学习传承传统技艺是此次交流活动的亮点。调研团成员在木作大师工作室向工匠大师请教路桥专业知识,与贵州学子切磋技艺;在陶艺工作室两校学子共同学习牙州陶制作工艺,在陶艺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陶艺“处女作”;在建筑文化馆领略精益求精的建筑文化魅力。



在深入的交流学习中,学子们深刻地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决心;在思想的火花碰撞中,友谊之桥悄然搭建,两校师生间的情感更加深厚,为共同开展校际间文化交流、技艺传承、专业建设,共同服务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